走进航空人的荣耀和梦想
我心有梦,让梦飞扬
六十年前,有这么一群航空人
在西南一隅,开启了他们的逐梦之旅
1958年10月18日,黄田坝热火朝天,国营132厂正式破土动工,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航空人开始筑起他们梦想的雏形。谁也不曾想到当年祖国大西南的一片荒地,如今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航空城,一架架战机从这里翱翔蓝天。



时隔两年,承载着共和国无数飞行的梦想,由歼-5甲改型的歼-教5试飞定型。对于许许多多的飞行人员来说,歼-教5就是他们成长为空中卫士的云梯,是他们的战友,更是他们的兄弟。

为适应部队作战需要,马不停蹄,改进试制歼-7飞机的战役于1968年8月正式打响。
歼-7系列飞机不断创新改型,持续为部队增加着新战力,更为我国航空工业的跨代发展积蓄了宝贵力量。

1988年,远赴万里之外,签订100架麦道机头转包生产合同。1991年12月,首个麦道机头交付,航空工业成飞迈出了走向国际民机市场的坚定一步。
转包生产的30年里,从找项目到选项目,相继与世界诸多著名航空企业签订了一系列转包生产合同。
肩负着国产大飞机的梦想,厚积薄发,航空工业成飞先后参与到ARJ21、C919和AG600等项目的研制。

30年转包生产,航空工业成飞累计交付国内外零部件200余万件,出口创汇十多亿美元。如今,成为国际知名的民机制造商和中国民机产业中坚力量的成飞,在国际合作的舞台上更加自信从容,航空人逐梦前行的脚步愈发坚定。
枭龙项目源自上世纪80年代外贸后继机的研发,历经十余年的坎坷。2003年8月25日,超7原型机01架在万众期待中首飞成功——枭龙飞机荣耀登场。2009年7月1日,首架在巴基斯坦合作生产的枭龙飞机开工,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由技术引进向整机技术出口的新突破,尽显航空人的坚守和担当。

远处,绿草环绕的跑道上,一架战机在众人的欢呼、拥抱和掌声中平稳落下,20载艰辛铸剑路,多少人在那一刻老泪纵横。
这是1998年3月平凡的一天,却在航空史上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岁月成歌,不负芳华。歼-10飞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水平、航空技术水平和航空人才队伍的巨大跨越,更为武器装备的后续发展奠定了人才、技术基础。
今天,歼-10飞机已实现系列化发展,主战长空。那些倾注了他们汗水、心血乃至生命的荣光已镌刻进历史的记忆,那些曾经的挫折和创伤让祖国的航空事业一点点变得更加强大。

心中有信仰,奋斗就有力量。60年来,航空工业成飞党委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。以保军强军为最大的政治任务,把“形势任务教育”和“党性教育”融合为引领干部职工大干国家型号的蓬勃力量。
数千架战鹰从这里起飞,劲舞蓝天;数以万计的民机部件从这里起运,走向世界。60载砥砺奋进,从封闭到开放,从亦步亦趋到跻身前沿,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,今日成飞,历经几代人的努力,有人机跨代发展,无人机迎头赶上,民机机头研制蓄势待发,产品谱系日益丰富,昂首迈上历史新高度,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
摄影:周闽、王凯、张志冬、张小洪、严林、徐博等。
来源:党委宣传部/企业文化部
评论
-
用户昵称 2014-11-18 14:41评论内容------评论内容--------评论内容------